新闻

当前位置:

如何在软件中实现纳米位移台的精确扫描路径?

要在软件里实现“纳米位移台”的精确扫描路径,可以把问题拆成路径生成→运动整形→定时与同步→闭环与补偿→标定与畸变校正→安全与鲁棒性六个层面。
一、路径生成(你到底想走哪些点)
选扫描拓扑
经典:逐行光栅(raster)、蛇形(serpentine,奇偶行反向避免回程)、螺旋(spiral)、李沙育(Lissajous,均匀覆盖、频域友好)、自定义 ROI 网格。
设置网格参数
视场大小 Lx×Ly、采样点数 Nx×Ny、像素驻留时间 dwell、overscan(左右各加几列像素用于回扫整定)。
生成目标点列(世界坐标或电压坐标)
x[i], y[i] 通常用等距或基于畸变 LUT 的非等距采样;蛇形扫描行间反转,减少飞返时间。
二、运动整形(同样的路径要“怎么走”)
速度曲线选 S 曲线(限加速度/限加加速度)而不是梯形,降低共振激发,缩短整定时间。
为每条线的首尾加“前奏/尾奏”段(ramp-in/out)和“回扫段”(retrace),不采集数据但让平台稳态。
前馈项:对目标位移加速度前馈/速度前馈,压电平台再加电容负载补偿(等效 RC 前馈)。
三、定时与同步(让位移与采集同拍)
用硬件时钟做主时基:DAQ/FPGA 的 sample clock 作为像素时钟。
位置更新与采集触发
DAC 更新出码 → 驱动器响应 → 等待整定窗口 → 触发探测器采样(或由像素时钟触发 ADC/相机)。
双缓冲/环形缓冲:边输出下一行,边处理上一行数据,避免软件抖动。
尽量走实时链路(EtherCAT、FPGA、RT 内核),不要依赖普通 USB 计时。
四、闭环与补偿(把不可控变成可控)
闭环位置控制
高带宽位置环(P/PI + 适量 D 或二自由度控制),积分只消除慢漂;必要时在回扫段才强积分。
非线性与蠕变补偿
压电:电压→位移用 LUT 线性化,叠加简单蠕变模型 Δx≈Σ Ai(1−e^(−t/τi)) 做前馈;或上位机离线标定生成逆模型。
反向间隙/粘滞
电机台:双向往返标定 backlash,用双击打(预加载)或软件预冲量补偿;压电台:微粘滞检测到就改为单向蛇形或提高前馈。
漂移校正
定期插入“锚定帧”:对参考花纹/特征做互相关估计漂移量并微调接下来的路径;或实时融合传感器温度模型做温漂补偿。
五、标定与畸变校正(把指令坐标映成真实坐标)
标定网格
用标准样品(微纳标尺)扫描,拟合得到从理想网格到测得坐标的映射:仿射 + 二维多项式/薄板样条。
在线纠偏
扫描前把目标点阵先过一次“反畸变映射”得到发给平台的点列,采集后再做“正畸变”复原,前后闭环一致。
双向偏置
蛇形扫描下,奇偶行会有常量偏移,单独测得 Δx_odd/Δx_even,在线修正。
六、安全与鲁棒性(别让精度输给意外)
软硬限位、斜坡上电/下电、看门狗超时回零。
超差策略:误差>阈值时自动降速/增驻留或重扫该行。
日志与追踪:把时戳、目标/实际位置、误差、温度、触发号全记录,便于复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