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

当前位置:

纳米位移台运动轨迹偏移的原因

纳米位移台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运动轨迹偏移,意味着实际运动路径与设定路径不完全一致。这种偏移通常来源于机械、控制、传感、环境等多方面因素。以下是详细分析:
一、机械结构因素
导轨装配误差
导轨直线度、平行度或垂直度不足,会导致运动方向发生微小偏斜。
特别是在多轴系统中,一个轴的倾斜会导致整体轨迹出现耦合偏移。
摩擦力不均匀
局部摩擦系数变化(如润滑不均、导轨磨损)会在低速运动时产生“爬行效应”,造成轨迹漂移。
结构刚度不足
位移台结构或安装平台刚性不够,运动中易发生弹性形变或震动,导致路径不稳定。
二、控制与驱动因素
闭环控制滞后或误差补偿不准
控制器反馈信号延迟、PID参数设置不合理,会造成实际位移落后于指令轨迹。
若没有进行非线性误差补偿(如滞回、死区补偿),误差会随时间积累。
压电驱动非线性
压电陶瓷存在滞回效应与蠕变效应,使输出位移与输入电压不完全成比例,尤其在长时间或高频操作时,容易导致轨迹漂移。
多轴耦合误差
当多个轴同时动作(如X-Y平面扫描)时,一个轴的动态响应差异会引起交叉耦合,轨迹呈椭圆或弯曲形偏移。
三、传感与反馈因素
传感器校准误差
位移传感器(如电容式、光栅式)的零点或比例因子误差,会使实际位移量与反馈不符。
温度漂移
传感元件灵敏度受温度变化影响,反馈信号偏移导致控制系统误判位置。
四、环境与外部干扰
温度变化
热膨胀或收缩引起台体微变形,造成轨迹漂移。
振动与电磁干扰
外部机械震动或电源噪声影响控制信号稳定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