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
首页 / 2025( Page 3 )
使用纳米位移台时如何避免共振?

使用纳米位移台时如何避免共振?

2025-08-22新闻, 行业资讯
纳米位移台在高精度工作时,如果出现共振,会导致 震动放大、定位精度下降甚至损伤设备。要避免共振,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: 1. 优化运行参数 避免驱动频率接近固有频率:每个平台都有固有谐振频率,如果控制器的扫描频率或步进频率接近这个值,就容易引起共振。 调整加减速曲线:采用平滑的加速/减速曲线(如 S 曲线...
纳米位移台能在真空腔体里使用吗?

纳米位移台能在真空腔体里使用吗?

2025-08-22新闻, 行业资讯
很多纳米位移台本来就是为了 真空环境(包括高真空甚至超高真空) 设计的,但能不能直接放进你的真空腔体,要看具体型号和材料。一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: 1. 材料与润滑方式 真空兼容的位移台会采用 低放气率金属材料(如不锈钢、钛、铝合金),避免塑料或易挥发胶水。 传统润滑脂在真空中会挥发或污染,需要选用 干润滑...
纳米位移台在扫描电镜里有什么用途?

纳米位移台在扫描电镜里有什么用途?

2025-08-20新闻, 行业资讯
纳米位移台在扫描电镜(SEM)中是实现高精度样品定位和扫描的关键部件,它的用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 1. 准确定位样品 SEM 中需要将样品的特定区域对准电子束,纳米位移台可以在 X、Y、Z 方向进行 纳米级或亚微米级移动。 有助于重复观察同一位置,或者在不同放大倍数下对准目标。 2. 高分辨率扫描 对于纳米尺度的样...
纳米位移台容易产生漂移吗?

纳米位移台容易产生漂移吗?

2025-08-20新闻, 行业资讯
纳米位移台在高精度定位和扫描中确实容易出现漂移现象,尤其是在长时间运行或环境条件不稳定时。漂移主要来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 1. 温度变化 位移台材料和机械部件会因温度升高或降低而热膨胀或收缩。 典型表现:长时间运行后,即使控制器位置不变,平台位置也会慢慢偏移。 解决方法:在恒温环境下使用位移台,或者给位...
如何避免纳米位移台运行时的噪声?

如何避免纳米位移台运行时的噪声?

2025-08-18新闻, 行业资讯
纳米位移台在运行时出现噪声,主要来源有三类: 机械共振:结构件、支架或安装面在特定频率下被激发。 控制参数:加速度过大、闭环带宽过高或 PID 参数不合适。 电磁/线缆干扰:驱动线与信号线耦合、接地不好、电源有噪声。 避免噪声的方法可以这样做: 安装面要稳固:底座紧固,避免悬空或薄弱件共振;必要时加配重或阻...
纳米位移台的线缆如何布置更合理?

纳米位移台的线缆如何布置更合理?

2025-08-18新闻, 行业资讯
纳米位移台的线缆布置其实非常关键,如果布线不合理,会直接导致台面卡顿、定位误差、噪声增加,甚至损坏接口。合理布置的原则是“柔、短、稳、隔”,可以参考以下要点: 一、长度与余量 足够余量:线缆要比理论最短路径稍长(留出 10–20% 富余),避免台子运动到边界时拉紧。 避免过长:线缆太长会增加拖曳力和电磁干扰,...
如何减少纳米位移台在高频扫描时的振动?

如何减少纳米位移台在高频扫描时的振动?

2025-08-15新闻, 行业资讯
减少纳米位移台在高频扫描时的振动,可以从机械、控制和环境三个方面入手: 1. 优化运动参数 降低加速度和速度:过高的加速度容易产生惯性振动,适当减小可以减少抖动。 调整扫描频率:避免与系统共振频率接近,选择合适的扫描频率。 平滑运动曲线:使用 S 型或三次多项式加减速曲线,减少突然启动或停止造成的冲击。 2....
纳米位移台的运动噪声会影响实验结果吗?

纳米位移台的运动噪声会影响实验结果吗?

2025-08-15新闻, 行业资讯
纳米位移台的运动噪声在高精度实验中可能显著影响结果,具体表现和原因如下: 1. 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纳米位移台的噪声会造成微小的随机位移或抖动,在纳米级或亚纳米级实验中,这种抖动可能比信号本身的变化还大,从而导致数据不稳定或测量误差增大。 2. 对扫描或成像实验的影响 在扫描探针显微镜(AFM)、扫描电镜(SEM...
如何在软件中实现纳米位移台的精确扫描路径?

如何在软件中实现纳米位移台的精确扫描路径?

2025-08-13新闻, 行业资讯
要在软件里实现“纳米位移台”的精确扫描路径,可以把问题拆成路径生成→运动整形→定时与同步→闭环与补偿→标定与畸变校正→安全与鲁棒性六个层面。 一、路径生成(你到底想走哪些点) 选扫描拓扑 经典:逐行光栅(raster)、蛇形(serpentine,奇偶行反向避免回程)、螺旋(spiral)、李沙育(Lissajous,均匀覆盖、频域友好...
如何降低纳米位移台的响应延迟?

如何降低纳米位移台的响应延迟?

2025-08-13新闻, 行业资讯
要降低纳米位移台的响应延迟,可以从“指令路径、控制算法、机械结构、传感与放大器、运动规划、环境”六条线并行优化。按优先级给你一套可落地的排查与调参清单。 一、先量化“延迟”在哪里 分解延迟预算:通信延迟→控制器循环周期→驱动放大器响应→执行器与机构惯性/摩擦→传感器带宽与滤波→轨迹规划限制。 做两种测试:小步...